相关链接

首页 >> 百家论坛 >> 正文

浊酒一杯家万里—诠释范仲淹的“家”

时间: 2012-06-18作者: 孙 纲来源: 第二届庆阳市范仲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距今九百七十年前,一代伟人范仲淹在延安和庆州处理西夏反叛的历史工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他用“蕃汉之民,为尧舜之俗” 同属炎黄子孙,“有生之民皆为赤子,何蕃汉之限”、“往来如家,养生葬死,各终天年”,历来可以通婚通商,今日何以刀兵相见的多民族繁荣政策,真正树立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他实行“育将才、实边郡、弩弓营田、备则无患、安必虑危”,以《孙子兵法》中“有征无战、兵不血刃”的最高境界,平息了西夏反叛。因而他出将入相,成为华夏历史的一位政治家、兼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杨家将历经三代人,用生命和鲜血没有换来的西北和平,范仲淹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大见成效,成为华夏历史上民族战争中的佳话。

可是,在他一生五次被贬,足迹遍全国,没有一个安生的居住所;直到他晚年在杭州任职时,孩子们建议他在洛阳(谢氏的坟地)处,为他建一个自己的家,以备致仕后退养。他却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所以,一般人会认为范仲淹一生没有家。在他的累累战功后面,却藏着人们不知道的辛酸苦楚。他在著名诗词《渔家傲》里就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城大顺廻道中作》有 “春老未还家”都闪烁着铮铮铁汉的隐私和泪花,闪耀着一代伟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公无私的、超人的坚强意志。而这里他所谈到的“家”,到底在哪里?诠释一下范仲淹的“家”,可能对研究范仲淹有所补益。

《宋史》列传七十三和《年谱》都明确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随为苏州吴县人”。但随着范仲淹少年人生的家庭变迁:父亲早逝、母亲贫无所依“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説。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

在山东澧泉寺读书三年的最后日子里,继父朱文翰病逝,家道败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不止。朱氏兄弟曰:我自用朱氏钱,何予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

以上谈到范仲淹的祖籍邠州、后徙家吴县,由于母亲谢氏贫无所依,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改名朱説,而后来应天府读书。从此,23岁的范仲淹,结束了山东的二十年养子生活,开始了应天书院五年苦读的岁月。这是范仲淹断绝了一切家庭供给,进入了极度艰苦且漫长的求学生涯。也是他一个苏州青年来河南商丘“自立门户”的第一步。

《宋史》载: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年谱》载: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zhe,总)以水沃面。往往饞粥不充,日昃(ze,太阳偏西)始时。

《家录》载:真宗谒太清官,幸亳驾次南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或以问公,公曰:异日见之未晚。”……

范仲淹的求学生涯是历史出了名的,“划粥断齑”成语的来历即是来自这里。连真宗皇帝亲临应天府,人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专心于学习。太守的儿子和他同班,把事情全告诉了太守,太守命给范仲淹也送一份饭,但他一口不吃。太守的儿子责怪他浪费,他却说:我不是不感谢你的盛意,只是我吃粥惯了,如果享受佳肴,今后如何再吃得粥?可见他对自己要求有多么严格!那么又是什么吸引力让他孤身苦学于应天府呢?应有三个原因:

一、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正好是真宗至仁宗的北宋盛期。北宋的科学文化发展达到了世界的顶峰,四大发明应运而生。而督导文化发展的哲学思想也在孕育着新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继春秋、盛唐之后,正如郭沫若指出:“中国的思想史上,自从有了老子、孔子、墨子这三位大师出现以后,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演绎出了一个学术的黄金时代展开了中国思想史上灿烂的篇章。这是中华民族齐身于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因素,也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的“轴心时代”,其中的东方文明就是春秋战国产生了儒、道、墨、法四大学派和诸子百家。应天府位居豫东平原,这里是春秋诸子百家中儒、道、墨、释故里:孔子祖居这里,当属儒家基地;老子故里“太清宫”距此六十公里;庄子故里“蒙墙寺”据此二十五公里;墨子、惠施宋国人。儒、道、墨、法四大家中,这里南北不到一百公里就占据两家半(儒,称半家),可见这里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所以,范仲淹追求中华大文化的梦想,在这里容易实现。这也是范仲淹思想博大精深,综合了多家思想精华,成为北宋第一人的基础。

二、这里又是宋太祖赵匡胤发迹(归德节度使)之地。赵匡胤不但是一位武君,也是一位明智而关心文治的皇帝;他看到历代官吏门阀世家对社会的危害,对寒门子弟采取了公开录用的政策,他下旨:“取士不论世家”。“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析以闻﹐当令复试”。太宗时“令考官的亲戚别试﹐以防关节”。这意味着北宋的科举已经公开、公平地将天下寒士拢为吏才;客观上改变了统治阶级内部组成成分,这在一千年前的封建帝王中,确属难能可贵。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造极北宋”的基础政策之一。正因为有这样的大气候,三年一次公开选秀的中国科举制度在此时也进一步地确立起来,范仲淹这样的寒门子弟有了进阶的机会。

三、这里是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所在地。应天书院是一个有民办到官办以至进入国子监的一个处在闹市的著名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六大书院、八大书院等无论怎样排列她都处在前列。其开山鼻祖戚同文,在太祖年间每年全国录进士十人左右的条件下,开创了“七榜五十六”的好成绩。范仲淹的岳父李昌言兄弟三人(李昌龄,太宗年参知政事;李昌图,国子博士)就是这五十六人中的同榜进士。当范仲淹入应天书院,虽已是戚同文逝后多年,有曹诚出资重办、由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持的应天书院第二个盛期。以“天下同文”的校训和以“信义”为立身之本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可惜,历代对范仲淹的研究缺少对于范仲淹师从的探讨。为了说明问题,我试图沿着这一线索寻找它的历史足迹和家计。先看他的师祖戚同文的有关记载。

《宋史.隐逸》和《商丘县志》均载:戚同文,字同文,宋州楚丘人。幼孤,事祖母以孝闻。从杨悫受五经。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氏。悫病将死,以家事托同文,悫卒,为葬其三世数丧。将军赵直高其行,为筑室聚徒,人不远千里所至。其门人以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之徒皆践台阁。同文纯质,尚信义,不积财,不营居室,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好为诗,杨徽之尝与酬唱

这里记载着应天书院的鼻祖戚同文少年孤儿,在祖母的娘家生活。跟随杨悫“受五经”,看到晋末丧乱,不去考官,决心从事“天下同文”的大事业。后受赵直将军支持,教育成绩斐然,“其门人以登第者,五六十人”,因而成为北宋初年最著名的教育家。受到真宗皇帝的老师杨徽之的关爱,常与他和诗。

《戚氏族谱》同文公像题跋也载:

“宋隐逸同文公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今尚之者谁?唯公孝思无亏,性好与施,生尚五季,岌岌乎,危纯意仕进,自甘失遗。杨悫授以礼,徽之爱其诗。公门桃李,经师人师,请业请益,名教私予生也。既不获追随,高山仰止,情见乎词,扶持方诗。坚白无以过之”。

元朝奉大夫牟獻撰文、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前江浙儒学提举赵孟頫 书并篆额《义学记》也载:

宋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为首。先是郡人戚同文聚徒讲授,士不远千里而至。文正公亦依之,以学同文为人质直,尚信义,宗族贫乏则给之,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安用是之一字,实与公意合。暨公登第,立朝为首为帅,以至大用,名位日盛,禄赐日厚,遂成义庄、义学。……窃闻文正公早岁就学应天时,夜以继日,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糜度日,人不堪其忧,其苦心劳形者,如此博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从之,叩质乐与,往复无微,弗究其难疑,答问者又如此用力,何啻十倍今人耶。咨尔来学,书而佩衿,盖亦追思先志焉。这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牟獻撰、大书法家赵孟頫书的义学记。可见范仲淹的师从关系十分明确。范仲淹的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不是在《岳阳楼记》里第一次出现的,而是在应天书院读书时就出现的。史载:他尝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里的‘忧天下’,必然有‘先知天下’的前提。知者获智、智达高远,高度决定视野,应天府的人文历史对范仲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再从宋史等对于范仲淹的记载,从而发现范仲淹和戚同文的生活作风、思想作风中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师从关系。试列表于下:

戚同文

与天下同文,“读书累年不解带”; 

“质纯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

“宗族同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

“喜闻人善,未尝人短,贫贱不屈”。

“不积财,不营居室。尝言人生以义为贵。

范仲淹

以天下为己任五年未曾解衣就枕

“少有志操,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

“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为执经讲解,忘所倦。乐善好施,无客不重肉”。

“不积财、不营居室。曾言: 人有道义之乐,行骸可外,况居室乎?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良好的环境下,经过五年刻苦努力,终于在1015年进士及第。进入官仕阶层后,当然也就有了‘工资’的来源——职田。可是,范仲淹的职田又在哪里呢?多半会以为在苏州。我翻阅史料,亲临苏州高义园多次了解苏州有关专家,没有得到答案。却在我的故乡找到不少历史记载。正因为应天书院对于他的影响,他对陪都地位的应天府有着极深的感情,首先促使他与应天府楚丘李氏(李昌言之女)结为伉俪。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李氏之门女多贵”条云:“李参政昌龄家女多得贵壻,叅政范公仲淹、枢副郑公戬,皆自小官布衣选配为连袂。...故世多传李氏之门女多贵焉。”

范仲淹结婚时间当为天禧二年到四年(1018-1023年)之间,在亳州和西溪任职时。第一次真正在应天府(商丘)建立了自己的家,并将母亲谢氏迎来瞻仰。夫人李氏是应天府名门大户,其父亲李昌言和太宗年参知政事李昌龄、国子监博士李昌图兄弟三人都是应天书院“七榜五十六”中的同年进士。李氏和范仲淹结婚时,李家陪送一套家宅是正常的。加上范仲淹职田在此,应该说这里就是范仲淹一生所说的“家”。

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商丘县志》不但有“范仲淹传”的记载,还有诸多李氏族人的传略和记载。

又据明清历代修篡的《宁陵县志.祀祠志》部分,范仲淹以“乡贤”和刘蒙正、刘蒙叟、程迥等二十五人中出现。“乡贤”一词历代是以家居本土的户籍人才可称乡贤,宁陵距应天府30公里,是春秋葛伯国的地方,土壤沙瘠,在范仲淹初入仕宦,地位尚低的情况下,职田分在这里是可以想见的。职田的大小有“公食邑二千三百户。实封六百户”之载。据宋史从八品官宦职田实际面积不会超过八顷地,约三、五顷地。随后来的官职晋升为秘阁校理,职田再有所扩大,相当“年奉三十万”。

清宣统三年.《宁陵县志》.人物志中还有:“范仲淹,本苏州人,少孤,母适长山朱氏,公随就育。及长,读书应天,因家计于宁陵,其异父兄弟朱某者多在宁陵。后公贵,以其田瞻之,故与朱氏书每言及焉;且幼固以朱为氏也。年二十九迁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始复范姓。” 

这里的“家计”更是指范仲淹的“家”就设在这里。在以下书信中又有他自己以“家计作何画”的记载。

《宁陵县志》有范仲淹“与朱氏家书二通”:

“三郎秀才:前日专到宁陵,奉谒不遇。为某暂来南京。便欲与贤,同送五娘子往广济社宅。星夜候贤归。千万,千万!诸事候却回勾当,且如今了却此事。兼要奉见,商量去向次第。千万星夜速来。切切!今专差人去,不宣。”

“三哥秀才:自别,倾汤倾渴?雅况何如?永城庄田暨宁陵家计作何擘画?八叔员外、五哥应相助也。大郎宅上安吉?王朗家应往陈州、襄邑卜居,亦比相近,还照顾得否?足卜本月来此修学,还遂志否?如果起得,但见本府进奏官即知在此。公人客旅便次,八九程可达,更宜从长。吕秀才托伸意:或起离未得,即师问昌君亦可。日新衰门,如此宁不忧惧。永城志文立碣,亦可向西,屡见也。秋凉,希多爱,希多爱!四郎看恤伊,令早读书。因人,千万示信。不宣。”

第一封信的内容,是要和三郎共同送‘五娘子’往广济社宅。三郎不在,差人催回。“前日专到宁陵,奉谒不遇。为某暂来南京”…可见来往之频繁。第二封信是商议‘永城庄田’和‘宁陵家计’。这里牵涉到“八叔”、“五哥”、“大郎”、“王郎”、“吕秀才”、“昌君”、“四郎”等七人;还牵涉到“永城志文立碣”等要事。

此二信由朱熹保存多年,上附言有:右范文正公与其兄弟之书,其言近而易知,油然天伦至情。今之士者得其说而谨守之,亦足以检身而及物矣。  某年新安朱熹书”。

范仲淹的职田在宁陵的历史记载可见其详,确有其实。信中的三郎秀才,是他同母异父的朱氏弟兄。母亲在时,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经营职田的管理。

1026年,当范仲淹正在西溪、泰州帅四万民工修筑捍海堰堤时,传来“母丧应天府”的噩耗。于是,范仲淹又有守丧应天府三年的记载,母亲当然初葬在这里。1024年长子范纯佑、1027年次子范纯仁、1031年三子范纯粹都生在这里。守丧期间,留守晏殊聘他到应天书院当主持。他在应天书院的文字记载就更多,仅他自己的遗文多达数万字,成为教育史上的珍贵史料。他和老校长戚舜宾共理书院,自己更是下力,既当老师又当校长。他将戚同文的“天下同文”提高到“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他“常宿学中、教诲无倦”,关心学子,爱惜人才,注重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著名教育家孙复、和王安石前后任宰相的著名政治家张方平、和他共同《庆历新政》改革的富弼等都是他这时的学生。第二年就有学生王尧臣、赵槩荣登状元和探花,“于是四方学子輻奏”。他还在这里留下著名的政治代表作《上执政书》,成为北宋著名的“隆中对”,和诸葛亮出师表比肩。这是范仲淹天伦之乐的“家计”生活中比较安定的三年岁月。

范仲淹初入仕途,志向远大。有任广德司理参军时的“日抱具状,与太守争是非”、“贫之一马、鬻马而归”;有在亳州任职时“独栖难安”、“自愧阴功积未多”的诗句;在西溪、泰州捍海堰堤上有“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雄”、“敢议雄心万里图”的感慨;在应天书院有“九河我吞、百谷我尊”和 “皇帝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则武备不坚,士未曾教则贤才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穷则天下无恩”雄雄万言上书的气魄;在开封府任秘阁校理时有“天子有是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的面奏;…当他贬睦州时,有“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妻子屡牵衣,出门投祸机”、“商人岂有罪,同我在风波”的诗句;回开封府又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富,我无事而民自朴”的面谏。当他贬鄱阳时,又有”岂辞云水三千里,尤济疮痍十万民”;“宴坐黄堂愧无限谏诤臣微敢殉身的铮铮铁骨。范仲淹的一生,由于处处以民为本,以国为大,忘身忘家,让人们似有处处为家又无家的感觉。其实,他时时有忧家的隐私。他与妻子李氏进共同生活了十三年,当第三次贬官鄱阳时,妻子被禁军抄家惊吓,在南下鄱阳的水路上卧病不起,四十岁出头的她,不久就死在鄱阳。范仲淹这时带着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大的不过十三,小不过三五岁,既当爹又当娘;身负千古奇冤“朋党之灾”,又要忍受亡妻之苦,更要治理鄱阳地方民政。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他在《苏幕遮.怀旧》中写道:

“暗乡魂,追旅思,…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在《御街行.离怀》里有: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一生仅有的几首词中,处处流露出一个铮铮铁汉对于李氏夫人的无限留恋和内心的苦楚!范仲淹从此多年没有再娶。

可是就在这时,朝中正不压邪,朋党之论时有作乱。范仲淹又被调到润州和越州(镇江和绍兴),把范仲淹赶到了南蛮边地。可是范仲淹的被贬,使他却得益于江南山水和那里的人民,他写下了诸如“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国色精明动韶景,天香旖旎飘芳尘和脍炙人口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等大量美丽的诗篇。

也就在这时,康定二年(1040年),西夏反叛,西疆吃紧,赵宋王朝政弊成痈,国疆临危,屡遭劫掠,将亡地失;朝中佞臣当道,堂堂大宋王朝竟无力保住边疆。国家有难出忠臣,年轻的西疆副使韩琦等共荐范仲淹文武过人、深谋远虑、能胜大任,并以身家性命保范仲淹不是朋党。于是,仁宗才再次启用范仲淹西夏平叛。范仲淹舍骨肉之亲、为大家弃小家,弃笔从戎,携十七岁长子范纯佑西江杀敌。其余四个孩子也只能再次回到应天府职田家舍,可别忘记,现在是没有了母亲的四个孩子!

西疆和应天府连着这个历史巨人的心。在延安有“折柳赠归客”等诗句;也有将应天府内兄弟、学生、同事、知己推荐到前线的义举。其中:  

岳兄 李弘 任陕西、河北转运使 (是他忠实的后勤部长)。

岳弟 李纬 荐任阁门柢侯 镇戎军瓦亭寨督监后积劳累迁河北沿边安抚副使。

连襟 郑戬 任陕西御边大将,负责后勤供应。后任过枢密副使。

妻侄 李师中(李纬之子)十五岁为父泾源督监辩诬于宰相吕夷简。

学生 王尧臣 泾源安抚使。

同年 腾子京 甘肃泾州知州。

应天府的好友石延年、同年滕子京、学生王尧臣、赵槩、张方平、李觏等都在他去西疆之后,也分别安置在西疆御敌。我相信,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

范仲淹在延安和庆州的日子里,力挽狂澜、改革军制、关心官兵、弩弓营田、设防筑寨;他改黥面为刺臂,将出战以兵为先改为以官为先,将以攻为主改为以防为主;他选拔人才、战地育人;他注重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汉夏民族互通;有证无战、兵不血刃、得军心、得民心。 想不到,他在延州《答赵元昊书》的信又一次给他招来麻烦,他险些不被冤杀,再次前线被贬耀州。幸好不久被证实,复职任庆州。他牵制了西夏入侵、治服了元昊的反叛野心;他屡立战功,把大量赏金平分给战士,功劳分给立功官仕。以至获得了西疆的平叛胜利,名震朝野。他在庆州写出了“浊酒一杯家万里”悲凄的诗句,震撼着一代代后人。他在延安、庆州留下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他在应天府的家和职田,至今保留着当时的一口生活用井和同母异父的朱氏兄弟的后代;可惜原《朱氏家谱》在文革期间被毁。

还在应天府东20公里虞城县境,也有他的职田和众多的范氏后裔。《虞城县志》记载着河南虞城县利民镇有《范仲淹祠堂》和明初从苏州返迁来的范氏宗亲虞城范氏族谱》记载着:

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进士。推诚保德功化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尚户部侍郎、汝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实封六百户.”。

宋参知政事、资政殿太学士文正八世至士聪祖,率其次子文理祖迁居河南纶城,即吾迁虞始祖仲宣房、宋丞相纯仁祖之嫡脉也。

《虞城县志》有载:“范文正公祠:在县治西南。公:苏人也。其一支世居虞城,邑中范氏皆其后裔,族性繁盛。明天启年间题请建祠,春秋两祭,至今不废。

虞城利民镇《范文正公祠堂》是明嘉靖年西夏招讨使范志完在天启年所建,范志完是镇守长城山海关的忠勇守将,至今山海关的城楼上有他和文天祥等人的彩色塑像。《虞城范氏族谱》有当年祠堂的地图和祠堂全部对联。地图是“中华民国八年夏己未八月既望李暄炳臣氏绘图”,院落三节,门厅恢宏、园林齐具。这可以说当时是江北最大的《范文正公祠堂》。从明代天启年一直到新中国建国前后延续三百多年,在中原影响之大可想而知。《族谱》中还详细记载有“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奉旨从祀、康熙六十一年奉旨从祀”等详文(略)。《虞邑范氏族谱》历经万历十三年(1586)、康熙岁次庚午(1664)、康熙二十九年(1691)、乾隆二十三年(1759)、嘉庆二十四年(1820)、道光五年(1826)、咸丰九年(1860)、光绪十年(1889)和近代多次茸修。与《苏邑范氏族谱》、《洛阳伊川范氏族谱》《范氏家承》等历有契合可见其历史价值,足以说明范氏职田和族人的真实存在,范仲淹和他的后人一直和这里关系密切。

《虞城县志》还载《与王状元尧臣》是范仲淹早年给状元弟子的家书:某再拜状元正言学士:邮中得来教,喜可知也。某四月半到郡,重江乱山,目不可际,怀思朋戚,宁莫依依,而水石琴书日有雅趣,时得佳客,相与咏歌。古人谓道可乐者,今夫信然,惟阁下居丧食贫,聚数百指,前望高远,宜无动怀,善爱!善爱!”

也有学生王尧臣在西夏前线对范仲淹的《复元昊书》的辩诬上书。《虞城县志》有(《宋史》王尧臣传摘录):“范仲淹亦以擅复元昊书降耀州。尧臣言:二人者,皆忠义智勇,不当置之散地。又荐种世衡、狄青有将帅才。明年,贼果自镇戎军、原州入寇,败葛怀敏,乘胜掠平凉、潘原,关中震恐,自、泾以东,皆闭垒自守。仲淹自将庆州兵捍贼,贼引去。仁宗思其言,乃复以琦、仲淹为招讨使,置府泾州,益屯兵三万人,而使尧臣再安抚泾原。”

范仲淹西夏平叛战功赫赫,因而出将入相,随之实施了《庆历新政》改革。尤其是开展地方办学,开历史先河,延续至今。应天书院也被提升为国子监学,改三公子孙入学为七品官子孙和百姓俊秀均可入学,将北宋教育推向高峰。唐宋八大家中虽然没有他的名字,可是,出自宋朝的六家,都以崇拜范仲淹为荣耀。其中苏轼说:“八岁知敬爱公,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可是,范仲淹一生一无所有,临终竟无钱葬身,却在《遗表》中还一无所请,而念念不忘要仁宗皇帝“调和六气,会聚百祥。上承天心,下询民欲。尊崇贤良,裁抑侥幸,裁减徭役,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一颗陨星落地,震动朝野;一位大贤离世,让人怀念千年。

今天,在世界关注中华国学、中国开放发展的盛世岁月,人民日报总编梁衡先生有一篇《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文章,有这么一段:“如果让我在古今文章中选一篇最好的,只须忍痛选一篇,那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随着历史进入现代社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岳阳楼记》却丝毫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它如一棵千年古槐,历经岁月的沧桑,愈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他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以传统的文字,能表达一种跨越时空的思想。上下千年,唯此一文。”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一代代通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传承着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思想,流淌着华夏文化的血液,发展着炎黄文明。祖国的统一将是我们炎黄子孙历代的共同愿望。相信:华夏子孙和中华文化之间,海外赤子和祖国之间,海峡两岸之间,苏州和商丘之间,范仲淹将是我们连接的精神纽带。

(作者:孙纲,河南商丘市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